| ||||||
| ||||||
在初冬暖陽的照耀下,山東省觀摩團走在嶄新的柏油路上,“快看!”身邊的同事拍了拍梁開心:“他們從無人駕駛的公交車上下來朝我們走過來了。”微風拂過,路邊的百姓幸福地微笑著,有豎起大拇指的,有抱著小孩鼓掌的…… “鈴鈴鈴,鈴鈴鈴”,濟南國際標準地項目的梁開心睜開眼睛,關上鬧鐘,17:20分,回憶起剛做的那個夢,撓了撓頭,自言自語到:“再堅持幾天,到時候我可得好好地在朋友圈炫耀一下我修的路。” “今晚要特別注意濟太路和謝胡路交口處的電力溝施工,這個‘斷點’(施工中進度慢、難推進的地方)推進一下”,和白班來幫忙的葉茂交接好現場事宜,梁開心背起工具包,穿上反光衣,戴好“白帽子”,同亦師亦友的劉小濤前輩,開啟了在國際標準地謝胡路施工現場的夜班工作。 太陽早已落山,項目雖然位于濟南周邊鄉鎮,但夜晚緩緩流動的車水馬龍讓人仿佛身處鬧市一般,負責濟太路和謝胡路交口處電力溝施工的工區主任張碩,打算晚一個小時再去吃飯,他緊鎖眉頭,打著電話,一只手來回揮舞著,焦急地和施工隊長說著什么。 完成了一個白天的作業,施工區的水泥泵車、打樁機、長臂吊車等,有序地排起了長隊,準備駛出。 項目安全環保部主任李哲和幾位戴著紅袖標的“小紅帽”們,在各個路口格外忙綠,他們兩眼緊盯著來往車輛,靈活地進行著交通指揮。 私家車和機械車的車燈,將暗下去的夜空映襯得明亮起來,僅僅兩公里長的謝胡路,一共有八個施工點,在持續不斷地發出機械的轟隆聲。 濺起的電焊火花、數十輛“勤勞”的挖掘機、一刻不停歇地打樁機、“沉穩”作業的水泥泵車,數百名來回奔跑、上下指揮的“白帽子”“黃帽子”“紅帽子”,在謝胡路上演的“進度戰”日版落幕,夜版隨著入口排隊進入的幾十輛裝滿“彈藥”的吊車、挖掘機、泵車隆重登場。 謝胡路南北兩側,大約有近十塊被黃色警戒線圈起來的、二十平方米左右大小的區域,在深秋初冬的燈光照耀下格外明顯,長臂吊車在方塊的正中間,聽從“小紅帽”的指揮,一上一下地重復作業,和周圍呼嘯而過的車輛相比,龐大的吊車有序的作業方式顯得格外“斯文”。 劉小濤站在10.8米深的電力溝基坑圍欄邊上,核對白天的施工日志,項目經理林沄濤和現場負責人劉海崗從濟太路一路巡查走來。 “小濤,辛苦了,今晚要把電力溝基坑開挖好,你看著點。” “沒問題。我剛從東頭過來,那邊正在焊接鋼箱涵,小梁在那盯著,領導過去看看吧。” 充實緊湊的長夜開始了,溫度隨著時針的走動一點點下降,“溫暖”的對話在施工現場不時冒出白氣,手機顯示時間“23:52”,梁開心拍了張焊口的照片,發給質檢部的同事,抬頭看見林沄濤經理一行從不遠處走了過來。 質檢部的蘇光瑞趕到現場,“今兒下午何瑞跟我說,我就提前記下了,吃完飯就一直在小學(項目部為了方便員工休息,在現場附近租下了一個吃飯休息的地方)等著呢。” 焊口檢測試驗室相關人員隨后趕到,這個焊口位于橫一路和謝胡路交口處,此處路段為圓弧形,由于多種管線交叉,沙土土質,地下水位高,另有部分管線已經完成回填,這個焊口連接的熱力管道兩頭需要緩慢地、一點點根據圓弧和直角進行高程、角度調整。 “每一個焊口完成之后都要進行X射線探傷檢測,必須保證100%對齊,一定要按照要求施工,檢測通過之后再進行下一步。” 劉海崗拍了拍蘇光瑞的肩膀,“完事之后趕緊回去休息吧,這個焊口總算按照計劃在24小時內完成了。” 凌晨四點,劉小濤、梁開心和施工隊長們在休息室泡了壺熱茶,幾杯下肚,全身都暖和了,大伙閑聊起來。 “今晚上大廚做的糖醋里脊,味道很好啊!” “咱們項目伙食可是不錯,大伙吃飽了干活有勁兒。” “領導們很照顧咱們,中午胡總(項目副經理胡科委)還跟我說,往前天兒冷了,配車,我們不用步行巡查了。” “這個項目是全公司第一次自主進行管線安裝,電力、熱力、燃氣、中水等九種管線交叉在一起,再加上泉城這地質條件,開挖兩米左右就能看到地下水。為了在一個多月內完成謝胡路的通車任務,大家都拼盡了全力。” “可不嘛!電建的團隊就是——團結,我聽說好多技術員都是從給我們家門口修路的那個項目(四好農村路項目)調過來的,敬業。” “要說最高興的,還是咱們村民,我老母親昨天還跟我嘮叨呢,說以后小娃娃去城里不費勁了,曬好的玉米棒子好賣啦。”剛進屋的一位工人摘下安全帽,樂呵呵地說。 …… 機械聲漸輕,天空瞬息萬變,轉眼已是一片清透的碧藍,晴朗美好的一天來臨了。 朋友圈步數排行榜第一的梁開心,將白天葉茂交給他的盯完“斷點”任務完成了,回到宿舍安心睡下。 這個“第一”,很快就會被他的白班同事們趕超。 12月中旬,山東省觀摩團將在謝胡路進行智能交通觀摩。 梁開心白天的夢,快實現了。 | ||||||
[打印頁面] [關閉窗口] |
瀏覽: |